您好!欢迎来到游仙区妇幼保健院官方网站!
欺诈骗保有哪些严重后果?
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“看病钱”“救命钱”,欺诈骗保行为不仅仅是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医保经办机构的利益,更是在损害全体参保群众的共同利益。国家在法规制定上也绝不留情,对所有欺诈骗保行为一律严惩不怠。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欺诈骗保可能面临哪些严重后果,希望大家引以为戒。
一、行政处罚
依照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》规定,个人有欺诈骗保行为的,如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,责令退回;产生的违法所得,予以没收;属于参保人员的,还将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,还应当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。
二、刑事责任
针对欺诈骗保的各类刑事案件,国家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“两高一部”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》的通知(法发〔2024〕6号)。其中进一步明确了医保骗保犯罪定罪处罚、法律适用、政策把握、办案要求以及有关工作制度机制。针对具体案情,可能适用诈骗罪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、买卖身份证件罪、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等。根据涉及金额以及是否存在严重情节,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。
三、信用惩戒
根据最高法、最高检、公安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》,以及《四川省医疗保障基金使用信用管理暂行办法》,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对参保人员建立信用档案,包含信用承诺、不良行为记录等,动态评价信用等级(分信用优秀至严重失信五级),采用百分制信用评分,失信行为扣分直接影响信用等级,该信用评价将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及社会活动(如贷款、出行等)。